Tag Archives: CBNweekly

Consumer Insight-市场越成熟, 消费洞察就越有价值

文|CBN记者 黄瀚玉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on one of the top financial media CBNweekly. Di Cao, partner of RMG Selection, talk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product researchers. With the maturation of the marke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re emerges much more and much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consumer insight. What qualities are needed to be a product researcher? How about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his job? What tool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se researchers’ performance? And  how to acquire deep consumer insight? These are the main topics covered.

早上7时出现在一户人家门口,等对方起床后跟进盥洗间,看他刷牙时怎么挤牙膏、用的是温水还是凉水,以及一口气能来回刷多少次。

这是李丽工作的一部分。

李丽是宝洁亚洲区洗涤品牌技术研究发展部的研发总经理,她领导的那个会盯着别人刷牙洗衣的小组叫做Product Research。小组成员会通过观察普通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来探索一些后者甚至都没意识到的需求,再将它们转达给负责设计生产环节的同事,将需求变成新产品。比如你也许注意到MUJI的浴室瓶都是长方体,这也是因为和受访者同吃同住的MUJI开发人员发现,市面上常见的圆体浴室瓶无法和表面滑溜的浴室墙壁相贴合,不方便搁置。

宜家有一款名为Knapper的镜子,它的背后有一个用来放衣服和珠宝首饰的支架。这是调研员们观察了8个城市的8292名消费者每天从起床到出门的一系列活动之后做出的设计—能让消费者在睡前就准备好第二天穿戴的东西。

没错,MUJI和宜家、宝洁一样,也有一群李丽这样的人专门负责消费者行为调查,他们观察人们的生活,他们的工作结果可能会影响最终上线的产品,也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决策。“他们对企业的生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罗迈国际(RMGSelection)合伙人曹迪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几乎所有的B2C公司都会用到消费者洞察。万宝瑞华上海地区管理合伙人杨晨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由于要密切关注用户需求上的变化,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对这类职位的需求量更大。

目前在国内,只有业内顶尖的公司或者外资企业,会有专职的消费者洞察人员。这些公司往往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做更细的分工,比如在宝洁,每个品类都有自己的洞察小组。

而在一些本土的中小企业,消费者洞察往往是普通的产品研发人员、市场调研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调研人员需要先找出隐匿在琐碎生活中的需求点,再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将它具象。

也有一些企业会把这个工作外包给专职的第三方调研咨询公司,后者内部设有专门的小组来负责消费者洞察——这也是很多从事消费洞察的公司人的一种职业选择。比如IDEO,它是全球最大的设计咨询公司之一,客户包括了苹果、三星、美的集团和方太厨电。IDEO把消费者洞察叫做“设计研究”。IDEO的设计主管金葛发现,中国人才市场对洞察者的需求量正变得越来越大。伴随着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变得细分且多层次之后,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得很重要,“你不可能在不了解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情况下,去设计一个和他生活相关的东西。”金葛说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世界的沟通成本已经越来越低,这让许多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甚至直接面对,也使公司对消费行为洞察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会是未来很值得考虑的职业选择,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A 怎么入门?

万宝瑞华上海地区管理合伙人杨晨认为,在B2C公司中从事消费者行为洞察的主要是之前有市场调研及相关经验的人,以及从零培养的毕业生。如果你之前并不从事相关工作但想转岗,或许要看看自己以往有没有积累下和数据统计、消费者访问、问卷调查相关的工作经历。对这个工作感兴趣的在校生则可以早做准备,多去 一些大公司的市场部实习,参与市场调查类工作。由于市场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相比其他工作,这类岗位往往会放出更多的实习机会。这样的实习可以帮助在校生对调研形成初步认识,了解运作流程,为以后找相应的工作积累经验。

B 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个好的洞察者必须看得懂数据,并能自己搜集、分析数据,除此之外,也要了解如何设计出一套调研流程,以便更容易提升观察效果,因此单纯的统计学 或社会学学霸未必能做好这份工作。从事洞察工作多年的金葛认为,洞察者还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视野要既宏观又微观

宏观视野能让人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了解某一特定人群的需求,微观则要求留意细节。IDEO曾做过一个“老龄化、新思路”(Design on Aging)的项目,这个项目需要洞察者既了解老年人在不同的年代都经历了什么,有什么影响,也要知晓他们在现阶段的一些特别举动,比如为什么要去公园帮儿女找对象。

搜集故事、材料的能力

洞察者在一个项目中做的深入观察通常只能局限在一定数量内,为了对研究群体了解得更全面,他们也要大量阅读,包括国外的资料,以查看其他国家是否有类似状况,因此,英语阅读能力也很重要。

迅速和受访者熟络的沟通能力

当洞察者提出“你洗澡时会在哪个环节刮腿毛”这种问题时,意味着受访者得讲一些很私密的事。如何获得受访者的信任也就成了必要技能。每个洞察者都有自己的暖场技巧:我是谁、多大年龄、是否来自同一个城市,有时孩子的问题也能帮助拉近彼此的距离。

C 从事消费者洞察,培训是持续的过程

理论培训是基础

每个公司都会有一套对洞察者的培训理论。IDEO在官网上晒出了它做洞察的工具书,里面包括了如何设计整个调查流程、如何定义受访者、如何开始一段对话、如何细致观察等内容。在宝洁,新人在进入考察环境之前要接受6个月左右的培训,即使是像李丽这样已经工作了20年的资深洞察者,每年也要参加1到3个培训,学习新的数据分析方法。

观察力要在实践中培养

“我们的战场在消费者家里。”李丽说道。采访这天,她随意秀了一下技能,通过对一个人手的皮肤纹路、妆容的精致程度、衣服的材质和工作类型的观察,判断出了她的洗衣频率和洗衣方法。

观察力并不是天生的,事实上,在李丽还是个培训生时,她也经常忽略很多东西。宝洁的培养方式是老人带新人。李丽第一次被资深洞察者带去消费者家里是为了观察对方洗漱的过程,她发现这位前辈在和消费者聊天时不会开门见山地问“你怎么刷牙”,而是从生活追求这样的话题开始暖场。他在观察对方刷牙时,甚至连对方对着镜子哈了一口气都会记录下来。当他们观摩完一次消费者如何刷牙的过程后,前辈问她,“你数他刷了几下了吗?”“我们就站在消费者面前,这些我都没看见,但他看见了。”李丽第一次对洞察力有了实际的认识。

D 怎么考核洞察者的工作?

洞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后续的研发部门需要根据他们观察到的市场需求来开发新的商品或服务,这也意味着这份工作某种程度上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在做工作总结时,公司会考察洞察者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线索里,有没有一两个能够真的转化成生意,或者为现有产品或服务带来改善。

不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总有失败的时候。即使是再仔细的洞察,也可能找不到线索,或者找到也成不了商机。金葛说这对洞察工作来说是常事,管理层也能体谅,“不能说没有伟大发明,之前的积累就是没用的。我们每做一个项目,对消费者的理解都在增加,量变会形成质变。”

在I D E O,除了看结果,公司也会以问题是否严谨、观察到的结论是否站得住脚,来评价一项设计研究的成果,以及形成洞察的好坏。

E 洞察者未来的职业发展

洞察者大多有不错的职业发展前景。一方面可以到专业的第三方调研咨询公司,将这一专长在继续原有领域内深化。由于国内消费市场的细分加剧,未来消费品公司会更多地寻求这些专才的意见,请他们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洞察者也可以在甲方做适当的转型。比如宝洁洞察小组的成员可以去做产品配方和包装。洞察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消费者已经有很深入的了解,转到其他部门后他们也更能从市场需求出发。

也有企业青睐提拔洞察者为管理层。一家公司曾经通过万宝瑞华物色市场部经理,选中的正是有消费者洞察经验的人。在金葛看来,很多公司高管的主职就是思考公司战略,这个大方向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而那些深谙消费者的研究人员和洞察者恰恰能为制定公司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F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洞察技巧

恰当地应对尴尬场面

当一个受访者对你放下心防,就意味着他真的把你当朋友,在你面前很随便。李丽曾经带着几个外国同事去一户人家做护肤品调查,做到一半时,家里的小孩尿裤子哭了起来,于是受访者当众换起了尿布。这种举措让在场的几个外国人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在国外,小孩子的隐私会被重点保护。不过这几个外国同事还是尽量保持处变不惊,一边听翻译把受访者对尿布的抱怨逐字逐句地传达给他们,一边做好记录。在调研过程中,如果你对一些尴尬场面作出比受访者更大的反应,容易让对方失去对你的信任。

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观察意识

职业习惯会让洞察者即使是在工作之外的生活里,也不会中止观察。IDEO的设计研究专员徐楠茜就喜欢坐在便利店的餐台上看外面的路人,通过观察他们的穿衣打扮和正在做的事情,来猜他们背后的故事。这对于洞察者来说也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让自己变得更友好

徐楠茜向《第一财经周刊》提到了一种叫做“共情”的思考方式,它要求观察者设身处地、用受访者的方式想问题。在工作中,“共情”能让洞察者更快和受访者建立信任,在工作之外,“共情”的职业惯性也让他们更容易与人相处—想想那些愿意倾听别人、懂得换位思考的人吧,他们总是有不错的人缘。

对任何事不带预判

徐楠茜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抱着“这件事我知道”的心态去做洞察和调研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一个倾听的工作,你要放下身段,不要对很多人和事做预判。”这样能让洞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更留意细节,也能让受访者觉得前者对他没有成见,容易产生信赖。

阅读原文,请点击:http://www.ted.cbnweek.com/v/article?id=20175

                                     http://news.hexun.com/2015-06-13/176714867.html

To 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please click: http://www.ted.cbnweek.com/v/article?id=20175

                                                                          http://news.hexun.com/2015-06-13/176714867.html

第三季度人才需求报告

Jenny Sun, Principle Consultant of RMG Selection, was interviewed by CBN Weekly to analyze the talent demand condit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4 based upon data from the 2013 RMG Talent Flow Survey. To read the original post, please clickhttp://www.yicai.com/news/2014/07/3989640.html 第三季度人才需求报告 摘要:从全国范围看,大公司在第三季度的招聘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其中北京地区的就业市场最为乐观。 文|CBN记者 胡昱 cbn 对很多公司人来说,或许只有在考虑换工作的时候,才会去关注人才市场的行情,但如果从更专业的角度来看,招聘和求职的市场行情其实是一个始终变化的动态存在,很有必要对其保持适度的敏感性。 许多专业的人力咨询机构会定期发布招聘或求职市场的前景预期调查报告,以数据调研为基础对人才市场进行总结和预测,既是给公司的招聘建议,也是给公司人的求职参考。《第一财经周刊》计划在职场栏目推出这样一个新系列,我们将定期采集各大人力资源机构发布的报告,进行深入全面的报告解读,帮助公司人了解求职市场的现实情况,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期。 《2014年第三季度万宝盛华雇佣前景调查报告》以中国内地的427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它们在未来三个月内招聘和裁员的意愿。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企业第三季度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4%,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净雇佣前景指数。它的计算方法是用某个区域内期望增加员工人数的雇主比例减去期望减少员工数量的雇主比例,可以直观反映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就业前景是否乐观。 对于公司人来说,这些数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从人力资源角度去理解因为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所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并作为职业选择时的参考。 关于第三季度的招聘需求趋势,《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相关的人力资源专家,对这一季度可能产生的就业前景变化做出分析和预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 不同区域的企业招聘需求变化 华南地区企业招聘信心略有减弱 根据万宝盛华集团(中国)的报告,华南区域第三季度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3%,季度间相比下降了2%。万宝盛华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张锦荣表示,这个数据变化值得公司人注意。 华南地区集中了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鞋帽和电子电器产业为主。近几年电子电器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同时,大部分服装鞋帽企业也完成了品牌化,产业结构已经基本调整完毕,因此华南地区的雇佣指数长期都属于稳中有升的状态。张锦荣认为第三季度数据的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持续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富士康已经换了五个城市,”张锦荣说,“工厂从东莞搬到郑州,企业的人力成本会下降30%。”另一个原因来自劳动争议引发的社会心理的变化,以裕元鞋厂为代表的企业员工罢工事件使得华南地区的公司招聘信心减弱。 华中及华西区域的招聘需求较为稳定 华中及华西地区近几年完成了包括上下游的全产业转移,当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对于公司来说都很有竞争力,因此这几年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2010年至2012年期间的净雇前景佣指数曾一度超过+50%,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当地纷纷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开发区,企业招聘情况趋于稳定。因此张锦荣认为,尽管该区域公司的招人意愿不如前几年产业转移时那么强烈,但总体情况还比较乐观,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1%。 全国各区域间的招聘需求目前较为乐观 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三季度公司的招聘需求仍然较为活跃,与上个季度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张锦荣认为,中国正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已在加速发展铁路建设和保障性住房搭建,同时帮助小型企业减税,从而支持趋弱的商业环境。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而内部增长的动力仍需增强。 B 不同城市的企业招聘需求变化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众多城市中,北京的公司招聘需求最大,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8%,是五大城市之首。同时,深圳的招募需求较稳定,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6%,与上一季度相比,下滑了3%,与2013年同期相比,雇佣预期保持相对稳定。上海和成都的公司在未来三个月预计也将稳步增长企业的员工数量。 北京的雇佣前景很乐观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北京企业在第三季度的招聘需求预计呈现出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强态势。与2014年第二季度相比,净雇佣前景指数上升了2%;与2013年第三季度相比,上升了3%。 张锦荣分析,在整体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北京人才市场的这种变化主要还是来自于政策变化带来的信心:一方面与河北的经济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地铁、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入,这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北京也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是北京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北京将加快尖端产业的体系建设。”张锦荣说,“传统产业的创新转型、新兴产业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促成北京就业市场乐观的原因。” 成都公司人的跳槽意愿强烈 与华西区域的情况相对应,整个西南地区近几年完成了包括上下游的全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趋于稳健,成都作为其中的代表,雇佣指数相对较低,企业用人的需求并不像之前那么强烈,因此其第三季度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9%。 但另一个发现表明成都的公司人目前已经习惯了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根据罗迈国际商务咨询公司发布的《2013中国人才流动调查报告》,从2013年开始,成都希望换工作的人数居高不下,比2012年上升了近 30%,罗迈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资深顾问孙慧娟认为,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鼓舞成都人换工作的契机,大家都认为各行业在迅速发展,有大量新工作机会。对于这些公司人来说必须注意现在时机的变化,了解到企业招人意愿在下降。换句话说,现在已经不是换工作的好时候了。 企业想要跨城市吸引人才仍有难度 我们曾经做过新一线的职场调查,从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转移也许是未来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但现阶段一线城市仍表现出相当的人才号召力。 根据科锐国际《2014中国人才景气报告·雇员》显示:61%的领导层人员和57%的专业员工仍然希望留在一线城市工作,对一线城市的公司人而言,“职业发展机会”是促使他们留在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知名的中外企业总部仍然集中在一线城市,因此留在一线城市对于很多公司人来说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发展。 一线城市人才对于去二三线城市工作的另一个顾虑是出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家人的安置。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高级业务总监曾诚举例说,科锐曾经为一家500强企业在成都的分公司成功从一线城市寻找到高管,过程中,它们除了向这位高管澄清职业发展机会,还必须帮助他了解成都当地文化、风俗、生活成本、城市发展规划等,并协助这名高管安置家人。 而对于本身就在二三线城市的公司人而言,“接近家人”是他们希望一直留在二三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C 不同行业的企业招聘需求变化 从行业来看,参与万宝盛华集团(中国)调查的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制造业、矿业及建筑业、服务业、运输及公用事业(1505.516, -1.84, -0.12%)、批发及零售业等6大行业的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对2014年第三季度做出较积极的招聘预期。服务行业的招聘需求最高,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5%,与上季度相比,净雇佣前景指数上升了1个百分点,与2013年同期相比保持不变。另外,批发及零售业和制造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均为+14%,运输及公用事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1%,而金融、保险及房地产行业、矿业及建筑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8%和+7%。 服务业是第三季度雇佣指数最高的行业 根据万宝盛华集团(中国)的报告,第三季度服务业招聘需求最大,净雇佣前景指数从第二季度的+14%上升到+15%。张锦荣认为,这主要和整体政策变化有关。中国正通过不断推进商业服务业来重组经济结构,拉动国内需求并提高就业机会,从而使中国经济不过分依赖制造业,因此发展商业服务业,如设计与开发、科研、营销与售后服务等都将被设为未来的重点。 建筑业求职行情不太乐观 第三季度矿业和建筑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下降得最为明显,季度间相比,大幅下降了10%,这主要和房地产业趋冷相关。中国经济近年来非常依赖房地产行业,它对GDP的贡献和社会就业的拉动非常重要,因此如今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也直接影响了下游的许多行业。 零售、运输、金融和制造业较第二季度均有下降 零售、运输、金融和制造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都下降了3%。张锦荣认为,这与整体经济形势变差有关,这些行业变动和经济形势趋冷的曲线吻合。同时,他也指出制造业中的高端制造业会提升一些雇佣指数,“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经济重组与升级的步伐,这将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并为2014年的727万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张锦荣说。 D 最紧缺的三类职位 根据万宝盛华集团(中国)对于2013年人才短缺调查的统计,2013年中国内地最难填补职位的前三位分别是技术人员、销售代表和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这个趋势在2014年还会持续。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和销售代表已连续第二年排名前二。 另外,统计也显示工程师、销售经理等岗位也连续两年排在十大紧缺职位里,万宝盛华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徐玉珊表示:“销售人员助推企业业绩增长,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但销售一直以来都是最难填补的职位之一。另外,此次调查结果也反应了雇主对工程师的供应不足感到压力,面对基建及铁路项目的蓬勃发展,工程师已连续八年成为人才紧缺职位。” 本文原载于一财网,阅读原文请点击: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7/3989640.html

Workplace issues of freelancers – CBN Weekly

work and freelancer

How should individual freelancers do to manage their work lives? If they want to go back to workplace, what should they pay attention to? All of the answers are showed in 251st CBNweekly, which discusses abou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freelancers, and how should they catch oppotunities. Rooty (Likun) Xu, senior recruitment consultant of RMG Selection, was interviewed by CBN weekly for this topic.

在“能让自己过得不错”的前提下,自由职业一直是令很多公司人向往的工作状态。因为它摆脱了朝九晚五的束缚,不用考虑老板同事的脸色,兴起了多干点活,不高兴就给自己放个假。

而且互联网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在家工作的可能,尤其是像律师、会计师、培训师或设计师等这些由一个个项目拼接起来的工作,确实也能够独立单干。

不过,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提醒,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事实上,你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忍受孤独。没有公司替你安排的各种工作和职业发展,你更要时刻保持动力,自己Push自己。

应利说:“自由职业是很难被猎头发现的。”其实何止是猎头,失去了公司的职业平台,如何能够让别人认识自己、如何获得工作机会、如何建立人脉以及保持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这些问题都得自己解决。

当然,像社保、养老金的缴纳这些个人的福利保障,你也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有很多自由惯了的自由职业者,因为觉得处理这些问题太过麻烦而不重视,但其实等到退休之后,这些问题造成的麻烦只会更大。

因此,离开公司独自发展的自由职业者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职场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各种福利保障等具体的切身利益又该如何维护?如果有一天,当厌倦了需要不断地自己找活儿干,或者收入不稳的工作状态,希望重新回到企业时,自由职业者又会面临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期职场,《第一财经周刊》将与罗迈国际资深顾问徐力琨 (Rooty Xu from RMG Selection)、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以及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福利保障部经理张燕华一起,围绕自由职业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给那些准备单干的公司人们一些切实有用的建议,以及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可能被忽视的问题。

A 什么样的人适合自由职业 What type of people can be freelancers? 

目标 In terms of target

虽然同样是离开企业自己单干,不过,“自由职业要和自由创业分开来。”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提醒说。

“大多数真正意义的职业者取向于自由,不是要做大做强。他们只是不希望受到约束。不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自由自在,也不见得要赚很多钱。”应利表示,自由职业者所满足的心理追求是不受时间约束,做大做小赚多赚少都看自己高兴,通常不求成为行业里的No.1。而反观创业者,他的成就动机更强,甚至充满了帝式思维。

职业能力 In terms of capability 

应利说,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类型大致分为两类,知识类和服务类。前者更注重知识技能,如律师、培训师、审计、会计师等;后者更偏向于服务和技能,例如化妆师、造型师。

应利介绍说,最初自由职业大多围绕职业律师、会计师、培训师几类,这些工作对职业资格认证的审查较为严格。现在虽然随着自由职业的工作种类增多,对资格认证的要求宽泛了,但没有资格证书的话自由职业者可能很难开展独立从业。“而且自由职业者的职业技能专长要比企业里的人更高,或者起码在行业圈里有一定的特点。”

个性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s

首先是独立工作能力强,因为没有人会为你安排工作。应利说,自己给自己打工得自己Push自己。

另外罗迈国际资深顾问徐力琨 (Rooty) 强调自由职业者需要外向、沟通能力强,并且具有融合性。这是因为,在企业里工作每个人只需要负责自己单一的领域,“例如在企业里做科研,你可能只需要钻研于研究工作。”徐力琨说。发展也是直线上升的。而自由职业者需要同时兼任自己的销售、市场、人事、会计等工作。自由职业者更需要推销自己,拓展自己的买方市场。

应利觉得,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足够耐得住寂寞也很重要。“因为没有严格意义上固定的团队。虽然你能不受约束,但有时候也得享受孤独。”

B 自己如何缴纳社会保障 How should freelancers take care of their social insurance issues? 

自由职业者有两种缴纳社保的方式可以选择。

一种是把档案放在自己所在区域的人才交流中心,并在那里缴纳社保。不过在人才交流中心只能缴纳三险一金,分别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是无法缴纳的。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福利保障部经理张燕华介绍说,个人缴纳社保的缴纳基数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性收入3倍,也不能低于这个数值的60%,而具体的缴费比例为44%,其中养老保险为30%、医疗保险为14%。

还有一种是将个人档案挂靠在某家公司,然后通过其缴纳社保。挂靠方式缴纳的社保类型是五险一金,与大部分企业相同。

此外,徐力琨 (Rooty) 还建议自由职业者在缴纳常规社保的同时,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为自己增添保障。

社保缴纳一般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纳相对容易一些,徐力琨表示只要在工作期间缴满15年,到退休之后就能取。对于建立养老保险或续交的方式,张燕华说:“依据规定,具有城镇户籍、从未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自由职业者或已建立账户需接续缴费的可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代为办理。”

另外,原已建立账户的职工从事自由职业后,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累积计算。当其重新回到企业时,经由用人单位办理转入手续,接续缴纳。

生育保险:徐力琨 (Rooty) 提醒,生育保险的缴纳相对麻烦一些。自由职业者如果希望能够享受生育保险,最好不要中断缴纳。因为如果曾中止过缴纳生育保险一个月或两个月,那么,需要满足在断档之前缴满9个月,并且恢复缴纳之后连续缴满12个月,才能拿到这笔保险。

失业保险:“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是很难拿到失业保险的钱的”,徐力琨说,“如果你想领到失业险,你不能开公司,也不能把档案放人才交流中心。你要开失业证明,当然居委会也会很积极地帮你介绍工作。”

张燕华提醒,如果自由职业者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就视同就业,不再领取失业救济金,并记入本人的《劳动手册》。

注意咨询优惠政策:这一点可能更适合于希望能够自主创业的个人。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不同城市会给予自主创业者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所以应注意咨询自己是否符合标准。

C 如何获得人脉和信息 How to build up network and get useful information? 

为自己做Marketing  You need to do marketing for yourself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就得在行业里保持“曝光率”,自己做自己的Marketing。

应利发现,在很多行业会议或论坛里,往往“公司里的人不是很积极,倒是自己自发参加的,会特别活跃,相互创造机会。”此外,应利也建议多参加培训班的同学会甚至老同事的聚会,大家还可以建立微信群,随时保持沟通。

现在,职场类的社交网络也是一个拓展人脉的好途径,徐力琨建议自由职业者可以经常登录类似LinkedIn这样的职场社交网站或者利用微博,积极加入一些小组,参与其中的讨论,关注行业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Collection information via different channels

应利说,其实很多自由职业者更有危机意识,比很多公司里的人要做得好很多,因为他们必须要和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了解趋势才能找到项目。

一般来说行业里都有标杆的行业协会,而现在大部分协会都已经对个人进行注册开放了。此外,阅读国外领先的刊物也是时刻了解行业资讯的好办法。“一定要看行业里顶尖的人的书,参加权威论坛。”应利说。

D 如果重回职场 How to return back to career life at companies? 

心理调整 Adjust one’s mental status

“从自由职业者到职场是一个由松到紧的过程。需要调整姿态。”徐力琨说,如果重回职场,之前相对散漫和自由的工作习惯都是问题,“老板会约束你,作为整个团队中的一员,你也要考虑每个人的心态和利益,和周围的团队都进行融合”。

另外,谈薪水时也要注意,这和自由职业者可能半年不开工、开工吃半年的状态有些不一样。每个公司对于职位和级别都有相应的空间。

选择合适的企业

在工作性质之外,回到企业时选择相对来说企业文化更“企业”的公司。应利表示,相对于单干的工作,企业里的团队合作以及上下级关系这些人际交往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常开玩笑说:没有没有政治斗争的企业”,所以选择自己适合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

应利建议如果初回职场,可以选择企业里相对自由、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例如挂靠事务所的律师或inhouse的培训师这些根据工作内容安排上班节奏的职位。

求职注意事项 Pay attention to job seeking 

徐力琨 (Rooty)表示,自由职业者在重回企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在简历和面试中犯一些错误。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对自由职业经历的描述,以及为何希望回到企业工作的原因。比如有人是因为遇到财政危机,但在面试时对于这个原因轻描淡写。“这事实上对求职者是不利的。雇主想问出些东西,重点不在于你做自由职业是成功或失败,目的是让大家都能接受你重回职场的理由。”徐力琨说。

因为对于企业方来说,聘用自由职业者最为担心的就是自由惯了之后,稳定性会不会相对较弱。所以,实事求是地解释清楚自己为何希望安定下来的理由,说服HR也很重要。

回到企业的优势 Be clear about your advantages

应利表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录用自由职业者的原因是对于其专业技能的看重。因为“你要生存,就一定要有能力,这个企业会判断。”另外,她觉得自由职业者的自我计划性、自我激励、适应性以及快速变化和学习能力其实比职场上的人要强一些,因为相比而言,职场上别人都安排好了。

重找工作的劣势是“自由职业是很难被猎头发现的。”应利说,根据她过去做猎头的经验,只要人在职场上,猎头是很容易找到你的。“但如果一旦选择了自由职业,除非你很有名,否则猎头找到你的概率就很低了。”这也即是意味着,当你想重回职场时,被工作和被猎头找上的机率更低了,更多的还得靠你自己寻找机会。

Read more: http://www.cbnweek.com/v/article?id=3184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