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Finance

Top Ten Stressful Jobs in China – RMG CEO on Occupation

猎头盘点十大高压职业

          日前中信证券传出:一位负责法务的员工因脑溢血不治去世,年仅34岁。(来源:新闻晨报)职场精英英年早逝使人不禁联想到近来在媒体上频频爆出的过劳死新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高压工作下走向了亚健康,更甚者则是使人扼腕的死亡。职场人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疲力尽,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为“过劳死”埋下伏笔。

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而近年来在中国,“过劳死”已经威胁到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事实上,过劳死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的人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

过劳死频发的职业也有迹可循,这些高压职业中日复一日的紧绷生活摧毁了他们的健康,使职场人疲于应对。罗迈国际咨询为您总结了十大高压职业,你的职业在其中么?

1.公司高管:

他们不仅要为一整个企业的运营负责,而且在股东和董事会的命令下工作,必须保持利润。这份工作必须懂得足够多的商业知识,并且了解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此外,他们还得做出各种决策,雇佣谁,炒了谁,在哪里开张,在哪里关张。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高管们日子还好过些,一旦遇到的经济危机,他们就得为企业各项的指标衰退而买单。事实上,他们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2005年网易公司沉痛对外宣布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于9月18日辞世。根据网易在纳斯达克的资料显示,孙德棣死时年仅37岁。此外还有同仁堂少掌门张生瑜 ,38岁突发心脏病逝世; 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52岁心脏病突发;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54岁,跑步机上突发心梗辞世。名单上的每一位,都是成功的社会精英,拥有无可限量的美好前景,但都因为劳累,绷断了生命之弦,在人生的黄金年华便早早逝去,不由人不扼腕长叹。

2.财务/会计:

面对的工作事无巨细,包括报销、票据截止的汇总,以及账务盘点、做报表、制定财务规划等,劳动强度大且要求严苛,一丁点儿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财务人员面对的都是数字、报表,本来就容易造成心理饱和、疲惫。另外,涉及到资金流动,财务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压力也很大。

2011年4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这名员工为交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刚入职,在审计一组工作。她曾患病毒性感冒,但由于工作较忙,并没有好好休息,等持续高烧时才去医院就诊,最终诱发急性脑膜炎,不幸去世。

3.销售人员:

不稳定的工资,结果的巨大压力,以及冗长的工作时间都使其成为一个高压的职业。业绩考评加剧了竞争,对客户和人脉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应酬多,对身体也是不小的压力。

2010年9月上海市一企业销售部经理38岁的刘先生突然胸腔剧烈绞痛,被紧急送进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但是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依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据了解,刘先生是销售部的一个片区业务主管,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并被提拔为副经理。由于肩上的担子重了,加班赶任务几乎天天都有,没有黄金周、没有双休日,生活完全紊乱,随时处于焦虑与疲惫之中,不胜酒力的他还要经常应酬。在3天3夜的紧急加班后,刘先生心脏猝死。

4.理财顾问:

一般从业半年到1年的基金/保险顾问,可能因人脉耗尽面临淘汰。从业3年以上的人员则面临升职压力。因为要想晋升,就要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最后是来自大客户的压力,他们会对理财顾问的服务进行评估。因此他们需要为别人的财务负责,而他们对市场无能为力。当顾客赔钱时,他们会感到愧疚,可能经常会有人对他们大呼小叫。

5.建筑师:

建筑设计师在旁人看或许是种浪漫职业,实质压力大,工作繁重,不容差错,是个严肃职业。建筑设计师职责包含很广:建筑造型,内部功能分区,建筑材料,色彩,结构,协调水暖电,建筑周边的空间安排,景观设置。需要广阔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不断的更新进步。而在每一个项目之中,都需要付出无数心血,熬夜加班在所难免。

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体育建筑工作室主任的王兵先生于2011年6月23日清晨因病去世,享年47岁。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从2000年到北京奥运会举行,他曾在北京成功的申办和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实一直在巨大的压力下苦苦支撑,奥运开幕的当天他就住进了医院,最终早早离开了人世。

 6.医务人员:

医生可能被要求在非常不方便的时候工作,很多手术要数小时才能完成。手术要求极度的精确和对细节的关注,还要快速做出可能关乎病人生死的决定。而且,提高的医疗差错的保险成本也是很多医生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问题。另外,医生的工作时间很紧张。如果做到了主治医师,不仅要管多个床位、还要上门诊、急诊,有的还要担任科研、教学方面的任务;获得课题、晋升职称等都是压力的来源。

2010年12月24日,台大医院证实精神内科主治医生陈至全日前被发现卧倒家中,疑似过劳死,引起了网友的争相关注。早在10月底,台大医院也曾传出医生曾胜弘晕倒在办公室走廊,甚至一度停止心跳的消息,这些不禁让人质疑,医生这个曾令人羡慕不已的高薪职业,何时变成了令人同情的高危险人群。台大医院相继爆出医生疑似过劳的新闻,让众人看到这个职业光鲜背后的无奈,有台媒爆料,医生早上7点就得参加科里的 “晨会”,9点开始看诊,名医可能要看到晚上都看不完,而外科医生则常常是要彻夜开刀,疲惫不堪。

7.人力资源主管:

人力资源部要做所有员工的绩效评估、奖金分配、调薪计划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对于员工激励以及培养员工工作热情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对脑力以及体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人力资源主管身负招聘任务以及人事权,也容易带来人际关系上的紧张,对于沟通能力要求颇高。在公司裁人时,或是员工流失的情况中,则会夹在老板和员工之间,左右为难。

8. IT程序员:

一方面,程序员的工作强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程序员的生活普遍没有规律,特别是在关键的开发期间,每人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有的甚至吃住在工作室。如此,一段有限的时间方能完成整个项目。

另一方面,软件开发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更新换代非常频繁。这么快的更新速度,要求程序员必须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多程序员在30岁以后将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面临淘汰。何况IT行业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无疑将加速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因此,IT程序员除了工作上的加班时间,还必须拿出许多精力私下充电学习。

“百度地图”一名技术研发人员,在上岗仅有四个月后,因心脏衰竭而亡。据其生前发表的微博发现,死者工作繁忙,曾48小时不休不眠,一众网友直指其是“过劳死”。此外,还有一度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华为员工过劳死事件,足见IT行业在高压力的职业中首当其冲。

9.记者/编辑:

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记者这行业也在剥掉“神秘的面纱”。在国际上,记者甚至已经被列入了高危险行业。另外,新闻求新求快,高强度工作同时考验记者及编辑的脑力与体力。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更是时时让新闻从业者绷紧了神经。

此外记者也是在前线工作的人群之一,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必须经常进入边远的、危险的地方。许多人可能会一天工作24个小时,当新闻来的时候,摄影记者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发并且做好长时间战斗的准备。

原《时尚》资深编辑、媒体知名人士原小娟就因胃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据悉从2005年年底她开始承担大量工作,她在博客里也写到“工作量基本是一个普通编辑的三倍,这还不包括辅导新编辑做稿子,一半的时间厚厚一本杂志有三分之一的稿子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而她将自己的病因归结为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极不规律、精神压力太大。无疑是新闻从业者高压工作的真实写照。

10.行政人员:

行政工作事无巨细,考核评比烦不胜扰,又对协调和工作能力要求高。常常在老板既要节约成本又要做出好效果的要求下,绞尽脑汁做方案。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必须高效完成各方面的琐碎工作。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各个方面都必须照顾到。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在其他领域有优秀的表现,而且每天还要做出很多关乎公司和职员未来的决定,压力非常之大。

一串串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令人悲痛的逝者,都不断提醒着职场人警惕亚健康和过劳死。有专家指出: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一门智慧,并且是伴随人一生的长期工程。悲剧的发生不只因为难以承受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负荷,更重要的是人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忽视了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这种“前三十年用身体换金钱,后三十年用金钱买健康”的观念实为祸及自身的导火索,最终导致陷入病痛的折磨。而在被透支的生命面前,成就和金钱都显得苍白无力。往往在健康受损之时,人们才会反思身体是本钱。关怀自己,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才能走得更远。

无论做怎样的工作,职场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面对hold不住的高压职业,试着调节自身,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不是生活的唯一追求,更不应成为生命的负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追根究底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于职场人而言,平衡压力,更要平衡内心,“压力山大”,也别奴役自己的幸福生活。

Read the whole article: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zhye/zhye201208/zhye20120843.html

Read the magazine: https://www.rmgselection.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8&Itemid=104&lang=en

Bankers Fleeing to the Corporate Sector – RMG Senior Consultant on eFinancialCareers

China’s banking job market has started to become slightly bearish as the credit growth of the big four state-owned banks has declined and the A-share market has performed poorly. This is helping to drive some banking professionals into other part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r even into the corporate sector, where they stand to enjoy a better work-life balance.

Clemmie Zhang, senior consultant, financial services, Antal International Beijing, says most banks, especially municipal commercial banks,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downturn. “They have to adapt to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et proper internal systems, as well as have new financial products, in order to have long-term success.” Whe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pessimistic, 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mpete with larger, nationwide banks.

Banking professionals have started to search for opportunities elsewhere. “They are looking into funds, trust companies, insurers, finance companies, leasing companies and even ones not in the financial area, like the auto industry. They are tired of the performance pressure,” adds Zhang.

Cecilia Li, senior finance consultant, RMG Selection, says: “Internet high-tech companies who have established strategic investment departments, some of which have their own funds, have attracted lots of candidates from the financial industry.”

She adds: “Generally speaking, not all professionals will get an increase in salar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ut their work-life balance will be better than before. For instance, the average working time is 10 to 16 hour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eight to 10 hours in other enterprises. Their salary may increased in the long-term as some enterprises offer long-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ies.”

But if you staying in banking…

For those who are determined to stay in banking, employers are become more demanding about candidates’ skills and backgrounds. “In the past many companies required large amounts of people in financial analysis and investment bank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positions for those with both a financial-analysis and consultancy background as well as financial experience,” says Li.

Most banks still plan to open new branches in China. “Currently we have plenty of positions, but all are resource driven, which means candidates need to have a great amount of corporate deposits and have a strong sales ability,” says Zhang.

Read the whole article: http://news.efinancialcareers.com/107753/bankers-fleeing-to-the-corporate-sector-because-they-cant-take-the-pressure-its-even-happening-in-china/

Top Ten stressful Jobs in China – RMG on Financial World

日前中信证券(600030)传出:一位负责法务的员工因脑溢血不治去世,年仅34岁。职场精英英年早逝使人不禁联想到近来在媒体上频频爆出的过劳死新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高压工作下走向了亚健康,更甚者则是使人扼腕的死亡。职场人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疲力尽,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为“过劳死”埋下伏笔。

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而近年来在中国,“过劳死”已经威胁到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事实上,过劳死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的人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

过劳死频发的职业也有迹可循,这些高压职业中日复一日的紧绷生活摧毁了他们的健康,使职场人疲于应对。罗迈国际为您总结了十大高压职业,你的职业在其中么?

1.公司高管:

他们不仅要为一整个企业的运营负责,而且在股东和董事会的命令下工作,必须保持利润。这份工作必须懂得足够多的商业知识,并且了解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此外,他们还得做出各种决策,雇佣谁,炒了谁,在哪里开张,在哪里关张。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高管们日子还好过些,一旦遇到的经济危机,他们就得为企业各项的指标衰退而买单。事实上,他们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2005年网易公司沉痛对外宣布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于9月18日辞世。根据网易在纳斯达克的资料显示,孙德棣死时年仅37岁。此外还有同仁堂(600085)少掌门张生瑜 ,38岁突发心脏病逝世; 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52岁心脏病突发;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54岁,跑步机上突发心梗辞世。名单上的每一位,都是成功的社会精英,拥有无可限量的美好前景,但都因为劳累,绷断了生命之弦,在人生的黄金年华便早早逝去,不由人不扼腕长叹。

2.财务/会计:

面对的工作事无巨细,包括报销、票据截止的汇总,以及账务盘点、做报表、制定财务规划等,劳动强度大且要求严苛,一丁点儿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财务人员面对的都是数字、报表,本来就容易造成心理饱和、疲惫。另外,涉及到资金流动,财务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压力也很大。

2011年4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这名员工为交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刚入职,在审计一组工作。她曾患病毒性感冒,但由于工作较忙,并没有好好休息,等持续高烧时才去医院就诊,最终诱发急性脑膜炎,不幸去世。

3.销售人员:

不稳定的工资,结果的巨大压力,以及冗长的工作时间都使其成为一个高压的职业。业绩考评加剧了竞争,对客户和人脉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应酬多,对身体也是不小的压力。

2010年9月上海市一企业销售部经理38岁的刘先生突然胸腔剧烈绞痛,被紧急送进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但是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依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据了解,刘先生是销售部的一个片区业务主管,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并被提拔为副经理。由于肩上的担子重了,加班赶任务几乎天天都有,没有黄金周、没有双休日,生活完全紊乱,随时处于焦虑与疲惫之中,不胜酒力的他还要经常应酬。在3天3夜的紧急加班后,刘先生心脏猝死。

4.理财顾问:

一般从业半年到1年的基金/保险顾问,可能因人脉耗尽面临淘汰。从业3年以上的人员则面临升职压力。因为要想晋升,就要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最后是来自大客户的压力,他们会对理财顾问的服务进行评估。因此他们需要为别人的财务负责,而他们对市场无能为力。当顾客赔钱时,他们会感到愧疚,可能经常会有人对他们大呼小叫。

5.建筑师:

建筑设计师在旁人看或许是种浪漫职业,实质压力大,工作繁重,不容差错,是个严肃职业。建筑设计师职责包含很广:建筑造型,内部功能分区,建筑材料,色彩,结构,协调水暖电,建筑周边的空间安排,景观设置。需要广阔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不断的更新进步。而在每一个项目之中,都需要付出无数心血,熬夜加班在所难免。

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体育建筑工作室主任的王兵先生于2011年6月23日清晨因病去世,享年47岁。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从2000年到北京奥运会举行,他曾在北京成功的申办和举办奥运会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实一直在巨大的压力下苦苦支撑,奥运开幕的当天他就住进了医院,最终早早离开了人世。

6.医务人员:

医生可能被要求在非常不方便的时候工作,很多手术要数小时才能完成。手术要求极度的精确和对细节的关注,还要快速做出可能关乎病人生死的决定。而且,提高的医疗差错的保险成本也是很多医生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问题。另外,医生的工作时间很紧张。如果做到了主治医师,不仅要管多个床位、还要上门诊、急诊,有的还要担任科研、教学方面的任务;获得课题、晋升职称等都是压力的来源。

2010年12月24日,台大医院证实精神内科主治医生陈至全日前被发现卧倒家中,疑似过劳死,引起了网友的争相关注。早在10月底,台大医院也曾传出医生曾胜弘晕倒在办公室走廊,甚至一度停止心跳的消息,这些不禁让人质疑,医生这个曾令人羡慕不已的高薪职业,何时变成了令人同情的高危险人群。台大医院相继爆出医生疑似过劳的新闻,让众人看到这个职业光鲜背后的无奈,有台媒爆料,医生早上7点就得参加科里的 “晨会”,9点开始看诊,名医可能要看到晚上都看不完,而外科医生则常常是要彻夜开刀,疲惫不堪。

7.人力资源主管:

人力资源部要做所有员工的绩效评估、奖金分配、调薪计划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对于员工激励以及培养员工工作热情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对脑力以及体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人力资源主管身负招聘任务以及人事权,也容易带来人际关系上的紧张,对于沟通能力要求颇高。在公司裁人时,或是员工流失的情况中,则会夹在老板和员工之间,左右为难。

8. IT程序员:

一方面,程序员的工作强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程序员的生活普遍没有规律,特别是在关键的开发期间,每人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有的甚至吃住在工作室。如此,一段有限的时间方能完成整个项目。

另一方面,软件开发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更新换代非常频繁。这么快的更新速度,要求程序员必须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多程序员在30岁以后将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面临淘汰。何况IT行业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无疑将加速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因此,IT程序员除了工作上的加班时间,还必须拿出许多精力私下充电学习。

“百度地图”一名技术研发人员,在上岗仅有四个月后,因心脏衰竭而亡。据其生前发表的微博发现,死者工作繁忙,曾48小时不休不眠,一众网友直指其是“过劳死”。此外,还有一度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华为员工过劳死事件,足见IT行业在高压力的职业中首当其冲。

9.记者/编辑:

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记者这行业也在剥掉“神秘的面纱”。在国际上,记者甚至已经被列入了高危险行业。另外,新闻求新求快,高强度工作同时考验记者及编辑的脑力与体力。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更是时时让新闻从业者绷紧了神经。

此外记者也是在前线工作的人群之一,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必须经常进入边远的、危险的地方。许多人可能会一天工作24个小时,当新闻来的时候,摄影记者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发并且做好长时间战斗的准备。

原《时尚》资深编辑、媒体知名人士原小娟就因胃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据悉从2005年年底她开始承担大量工作,她在博客里也写到“工作量基本是一个普通编辑的三倍,这还不包括辅导新编辑做稿子,一半的时间厚厚一本杂志有三分之一的稿子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而她将自己的病因归结为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极不规律、精神压力太大。无疑是新闻从业者高压工作的真实写照。

10.行政人员:

行政工作事无巨细,考核评比烦不胜扰,又对协调和工作能力要求高。常常在老板既要节约成本又要做出好效果的要求下,绞尽脑汁做方案。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必须高效完成各方面的琐碎工作。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各个方面都必须照顾到。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在其他领域有优秀的表现,而且每天还要做出很多关乎公司和职员未来的决定,压力非常之大。

一串串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令人悲痛的逝者,都不断提醒着职场人警惕亚健康和过劳死。有专家指出: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一门智慧,并且是伴随人一生的长期工程。悲剧的发生不只因为难以承受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负荷,更重要的是人们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忽视了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这种“前三十年用身体换金钱,后三十年用金钱买健康”的观念实为祸及自身的导火索,最终导致陷入病痛的折磨。而在被透支的生命面前,成就和金钱都显得苍白无力。往往在健康受损之时,人们才会反思身体是本钱。关怀自己,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才能走得更远。

无论做怎样的工作,职场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面对hold不住的高压职业,试着调节自身,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不是生活的唯一追求,更不应成为生命的负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追根究底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于职场人而言,平衡压力,更要平衡内心,“压力山大”,也别奴役自己的幸福生活。(作者系罗迈国际CEO 潘瑞宝)

Read the whole article: http://money.jrj.com.cn/2012/07/04220613685516-1.shtml http://money.yzforex.com/a/2012-07-05/13414197532566460.html http://finance.66163.com/2012-07-05/656728.shtml

Great Loss of Financial Products in Foreign Banks – RMG Partner on 21CBH

余值“蒸发”谁之过?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巨亏纠纷不断

一场六千多万元理财产品官司,耗时两年多、律师费1000余万,最终以银行赔偿客户5300万告终。然而,这仍仅仅是一个开始。

2011年7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支行赔偿宋文洲5300万理财产品损失,并解除相关合同。根据宋文洲代理律师在法庭上的估算,如果审判日最近的赎回日赎回产品,余值约450万元。然而几个月后,宋文洲想动用资金时,却发现账户中并没有这笔钱。

“因为没有急着动这笔钱,所以一直没有过问。等到想用钱时,发现钱突然没有了。”宋文洲说。

宋文洲的代理律师毛博告诉记者,赔偿的钱是投资中的损失,并不包括理财产品剩余价值。“在庭审时法院曾询问双方,是选择赔偿损失,还是让银行赔偿全部本金同时保留剩余理财产品。当时我们的回答是都可以,而渣打银行表示,只能赔偿损失。”

4月19日,记者致电渣打银行宋文洲开户的中关村支行行长张永新,他表示根据公司规定,不能给予任何回应,其后记者向渣打公关部人士提交了问题,但只收到了一份颇为官方的回应,称“对所谓余值的主张,已超越了生效判决内容,于法无据 ”,对于记者询问的细节并未回复。

金融海啸以来渣打理财产品巨亏已经不是新鲜事,然而,此前的“苦主”们抱怨的大多因为银行高估其风险承受能力,没有完整揭示风险,宋文洲遭遇的则是银行拒绝其赎回指令,以及法庭宣判后理财产品余值“蒸发”的新问题。

账户余值之争

金融海啸后外资银行理财纠纷不断,“宋文洲案”只是其中的一例,但金额巨大。

2008年3月,宋文洲购买了两款“聚通天下”代客境外理财系列-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理财产品,代号分别为QDSN08012E(CNY)和QDSN08017E(CNY)),均包括AB两个子计划。以QDSN08012E为例,A计划为美林1.5年期欧元银行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票据,B为美林2年期欧元股票挂钩非保本结构性票据。两个产品结构类似,只是挂钩的股票略有不同。

根据产品说明书,如果A符合到期既定条件,将自动转为B,若未符合到期既定条件,随时可转换票据到期终止。子计划A的到期日为2009年9月21日,子计划B的生效日预计为2009年9月28日,到期日为2011年9月28日。

但与很多客户到期后发现产品巨亏不同,2008年5月,宋文洲已经向银行要求赎回,但渣打银行拒绝其请求。

渣打的理由是,产品说明书中的16.1条约定A计划不能提前赎回,提前赎回只针对B计划。但宋文洲出示了签约时的录音文件,渣打银行当时的客户经理曾表示“产品是可以提前赎回的”,该客户经理也提供了相关证词。

最终法庭认定,渣打银行的AB合同都应可以赎回,渣打银行拒绝宋在A计划期间赎回的请求,但在A计划转化到B计划后,宋可以提前赎回产品,却没有行使权利。所以判定渣打银行承担A计划期间宋文洲的损失,赔偿“应以宋文洲提出赎回的申请之日,至理财产品由A子计划转为B子计划,首次开放赎回日的损失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审理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财产品A计划到期,并自动转至B计划,直到2011年9月28日B计划到期前,理财产品的余值仍然在变动中。但由于法庭认定的是所有A计划期间的产品损失,且银行提供了A计划转为B计划首次开放赎回日的产品市值,因此并不难计算。同时,法院也计算了庭审期间的最近一次赎回日的票据市值。

宋文洲和律师认为法庭的判决非常明确,银行赔偿的5300余万元是“投资额减去产品余值”计算出来的,即产品余值(450余万元)不包含在损失数额之内。“法院判决解除双方理财委托,该产品余值仍在我名下,归我所有,仍应由我随时行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宋文洲称。

他告诉记者,在发现余值不见后曾致电法官,法官回复称,这是不用写在判决书中的基本常识,而且渣打银行的律师也曾在近期专门致电诉讼案件承办法官予以确认。不过记者并未获得法官电话,也未能与渣打的律师取得联系。渣打银行对于此事的一份声明中称“对所谓余值的主张,已超越了生效判决内容,于法无据。”“就合同和判决内容的相关争议,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远忠律师认为,宋文洲和渣打银行签订的合同已经没有办法履行,需要解除,合同解除以后应当把剩余资产还给宋文洲。“合同解除要返还原物,没有办法返还的要赔偿。”双方的僵持仍然在进一步升级。在4月12日宋文洲给渣打银行去函后,4月17日渣打银行回复宋称:“对于您通过宋文英女士口头提出的索要QDIISN08017E(CNY)及QDIISN08012E(CNY)理财产品项下所谓余值的要求,我行已于3月27日通过电话口头明确答复宋文英女士,表示我行在该两款理财计划项下对您已不具有任何给付义务 ”。18日宋文洲再次致函渣打表示不能接受,并已将该事投诉至渣打总部,但尚未收到回复。

4月19日,渣打银行给记者的回复依然如前,但宋文洲称,渣打银行已经在寻找私了途径。

管理制度之乱

宋文洲表示,这件事让他不再相信外资银行,虽然以前认为他们是国际大银行,但发现国内和国外服务水准相差太多。在案件频发、客户不满背后折射出外资银行的管理掣肘。

宋文洲回忆称,当他签署理财产品协议时,中关村支行的支行行长和当初他开户时的支行行长已经不是同一个人,现在的支行行长又有更换。而现在的客户经理也早已不是当初邀请他开户的客户经理。

外资银行的跳槽频率普遍高于中资银行。负责银行业招聘的罗迈国际(RMG)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曹迪估计,外资银行人员的流动率大约在20%-30%,而询问100位中资银行的员工,仅有5-6个员工表示愿意移动。

“外资银行的跳槽率比中资银行高。而渣打银行的文化较为激进,主要看业绩,不管员工用什么样的目的来达到。”另一位银行业招聘顾问称,在这种文化下,招聘不论背景,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磨合后留下,但离职的人也不少。

这种人员流动既包括上层领导也包括下层员工。“这种流动必然会对客户带来影响。”该招聘顾问向记者描述其中的逻辑: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中有很多高风险产品,如果客户没有好的收益会抱怨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不开心,有合适的机会就会离职。而下一任客户经理根本不了解客户和当时的情况,就会推脱,或者告诉客户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此时问题虽没有解决,但客户已经觉得精疲力竭了。

“这是所有外资银行的通病,因为中资银行的客户经理不会跳槽如此频繁。”她认为。

一位前渣打银行高管表示,“所以客户告银行的案件特别多。”

外资银行的另一个陷阱是,讲究法律和合规,所以强调客户经理无论客户是否理解,一定让客户签署对银行有利的条款,以避免出事后的责任。他认为,因为客户经理非常年轻,对产品理解不了很容易造成错误销售,如果客户走了,就将是损失一大资金,所以要不计一切代价稳住客户。

外资银行的客户经理压力大,进一步增加了服务水准较差的可能性。“如果6个月内做不出业绩,随时可能走人。所以你去外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可能会先让你做一个五年期定存。”前述渣打银行高管说,客户经理想的都是怎么卖产品,很难为客户服务。

对于宋文洲的遭遇,该高管分析,销售误导和为了留住客户不让客户赎回都是非常可能的。

而纠纷频发对于外资银行这些年是否有所反省,前述渣打高管的感觉是“没有任何影响,就是店大欺客。中国地区不会反思,如果反省也应该是英国总部进行反省。”

Read the whole article: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2-04/20/content_22392.htm?div=-1

Archives